进了这家店,才明白户口本上那两个字的意义丨年味上海
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。
人们从五湖四海聚拢此地,各地的美食也随之而来。
久而久之,大大小小的南北货店应运而生。
以前没有超市,大到逢年过节、民间祭祀,小到人情往来、日常饮食,都得跟南货店打交道。
尤其是过年前,南货店里常挤满了人。
有人说,南货店就像是移民城市里的一座座味觉纪念馆,可以把那些记忆中的味道翻出来。
户口本上的“籍贯”这两个字,在南货店里有了最生动的诠释。
三阳五湖四海味
▼点击观看▼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i05518uqvxp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看到以下这些信号,何菲就知道,年已近了。
首先是父亲在家里朝北的阳台挂上了风鳗、酱油肉、青鱼、风鸡、香肠。
鱼翅、干贝、花胶、花菇等干货也从一个个罐头里揭盖放风。
然后,亲友往家里送来了火腿。
父亲请菜场里卖咸肉的师傅一块块斩开,拿回家吊起在阳台上。
等到父母去光大会展中心的农展会兜一圈回来,年货就准备得七七八八了。
“我爸妈每年都去,变成了一种仪式。品质好的开洋、干贝、香菇、木耳、海蜇头,他们都会买来。”
看到风鹅、风鸡、风鳗、香肠等
高高挂起
就知道快过年了
父亲祖籍宁波,母亲祖籍杭州,然而,何菲最为人所知的身份,却是海派作家。
父母是第二代上海移民,从小在黄浦区的弄堂里长大。
但家庭的饮食习惯,还是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老一辈从甬江带来的传统。
何菲的家庭,是上海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。
这也是为什么,在上海会存在那么多南北货店的原因。
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。
人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学生意,做学徒,寻工作。
扎根此地之后,各地的美食也随之来到这座城市。
在这里,北方人可以品尝到南方的特产,南方人也拥有了北方的干货。
久而久之,这成了一门生意,大大小小的南北货店应运而生。
由于上海的移民以南人居多,南货需求旺盛,所以南北货店一般就叫南货店。
根据资料记载,上世纪30年代,上海有大大小小的南北货商店300多家,是商业百态中的一大行业。
在这数百家商店中,最著名的有5家:邵万生,三阳,天福,叶大昌和大同。
何菲的外婆
喜欢去三阳南货店买火腿
觉得送人体面
懂经的家庭主妇知道每家的特色产品,特定的食品要去特定的店里采购。
何菲的外婆就是如此。
“我外婆是大户人家的女儿,很讲究吃。她买南货的地方都是固定的。”
“酷暑天,无论晚饭吃什么小菜,外婆在接近尾声时总爱拿出邵万生的黄泥螺瓶子。”
“挑出几颗黄泥螺放在小碗里,倒点瓶里浸着的绍酒,一顿饭就圆满了。她说邵万生的黄泥螺来自沈家门,肉厚鲜润。”
“外婆还常让爸爸给她买苏州老字号采芝斋的虾籽鲞鱼,说吃起来细腻咸甜。”
虽然外婆已去世多年,但她当时买南货的各种细节,何菲都印象深刻。
她小时候寒暑假住在外婆家。外婆常常会带她去南货店兜一圈。
等到假期结束要回家时,外婆已准备好了一大袋吃食。
蜜饯糕点糖果,都是从南货店里细细选来的。
外婆从南货店里买平时吃的小菜,给孙儿的零食,也买过年送人的礼物。
“她喜欢去宁波人开的三阳南货店买火腿。品相好,干净紧凑,价格稍微有点贵,但送人体面。”
以前没有超市,大到逢年过节、民间祭祀,小到人情往来、日常饮食,都得跟南货店打交道。
春节,是人情交际最为集中的时候。
所以,过年前南货店里常常挤满了人。
春节前夕
是南货店里
人最多的时候
张勤从90年代就开始在三阳南货店做营业员。
她回忆说,那时过年前忙得不得了。
顾客不停朝里挤,把柜台都往里推了好几公分。
营业员被挤得贴在墙壁上,急得大喊:“没地方立了!”
白天被挤得没地方站,晚上还要加班。
那时南货进来都是“统货”,需要营业员根据大小、品质区分规格。
因为没有现成包装,为了白天卖起来速度快,晚上要一斤斤称好、包好。
就连红绿丝也要一小包一小包装好,人们几毛钱买回去,好做八宝饭。
十六铺粮油批发市场内,有各种各样的南北货摊位。
在里面做了十多年生意的店主周兴也描述了类似的场景:
冬至过后,市场里人就渐渐多起来了。春节前几天,里三层外三层,走路都走不了。
这样的场景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。
1951年1月的《新民晚报》上登了一篇有关南货的文章:
“最近踯躅街道的时候,常常听见南货店的播音广告,顿然令人感到阴历的年关一天天迫近了。于是南货店生意兴隆了。”
“有几家较大的南货号,终日被‘打年货’的顾客包围着达二三十天之久,那盛况真是叫人惊奇。”
1951年1月
《新民晚报》上
关于南货店的文章
上海人在年底大买年货的风气,由来已久。早在上海未开埠时,便是如此了。
当时做南货生意的商人,10月底便临时开起店铺,专卖南货。
这种临时南货店,有个专称,叫做“六十日南货店”。
因为店铺大约开到除夕为止,开店日数不过60天。
过年前在南货店,上海人要买点什么东西呢?
对于这个问题,余存其最有发言权。
自18岁入这一行至今,他已在三阳南货店做了三十多年采购。
“‘四大金刚’一定会买的。还有,上海人老欢喜笋的。笋干、笋衣,一天五六十斤随便卖。”
余存其所说的“四大金刚”,指的是香菇、木耳、桂圆、红枣。
这是南货中最普遍、也是销量最大的产品。
香菇、木耳、桂圆、红枣
被称为南货里的
“四大金刚”
过去,春节前南货的供应量肯定有所增加,但幅度并不大。
让余存其他们烦恼的是,有钱也拿不到货。
因为那时南货靠自然生长,生长慢,量少,货源也就那么几家。
同样的,作为顾客,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。
大家攥着手里的票券,仔细地计算着分配给自家的食品。
货物因为紧缺而显珍贵。所以那年头,人们喜欢用南北货来表达情意。
南货行业的店员,要有一手过硬的包扎本领。
他们只需一张粗草纸,一根草绳,就可以将几斤滚圆散落的桂圆、莲心、枣子等,以迅速而且巧妙的手法,包扎成斧头包、三角包、四方包。
“一只方包里包一斤桂圆,2元7角,是很拿得出手的礼物了。”
“客气点,再买一斤红枣,两只方包叠在一起,非常好看。”余存其回忆说。
南货店的营业员
个个是包扎能手
更多时候,上海人过年前选购南货,是为了准备家里的那顿年夜饭。
上海人年夜饭一定会有的两道菜,必须要到南货店里采购点食材。
一道是笋干烧肉。
不管是笋干还是笋衣,买回去和五花肉炖在一起,出现在年夜饭台子上,是很多家庭雷打不动的传统。
还有一道是四喜烤麸。
里面要放金针菜、木耳、香菇,有的人家还喜欢放上点花生米,做出来当冷盘。
讨个口彩,味道也好。
上海是买得到新鲜烤麸的,但南货柜台上有一种食品叫烤麸干。
在崇尚吃新鲜货的上海,烤麸干却有很大的市场。
对于生活在外地的上海人来说
烤麸干寄托了乡愁
一些已回沪的知青会特地买上一两斤烤麸干,给定居在外地的插友寄去。
那些插友已在外地生活了几十年,但口味没变,想念上海特有的四喜烤麸。
口味真的就像是一个隐形基因,深深藏在人们的身体里。
所以有人说,南货店是移民城市里的一座座味觉纪念馆,可以把那些记忆中的味道翻出来。
上海有很多南货店,而同样作为移民城市的香港,也是如此。
何菲的阿姨们在香港定居。每一年,她父母去探亲时,必定要逛上环的海味街。
同时,他们会带去上海的南货,比如立丰的香肠,金字牌的火腿等。
“给阿姨们捎带一些家乡味。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你的胃就是生在那个地方的。”
和祖辈们一样,现在人们依然走南闯北。
有人问起:你是哪里人?心里会咯噔一下的。
不过胃会直白地告诉你,你的故乡究竟在哪里。
- END -
更多春节特辑,点击下方图片
写稿子:顾筝/拍片子:杨 卓/
编稿子:韩小妮/画图片:顾汀汀/
写毛笔:杨 卓/
拿摩温:陈不好玩/
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
请给我们留言,获取内容授权